了閒
了閒快訊
了閒沿革
真人先輩
港壇鸞章
了閒刊物
字字榴痕
壇友園地


21-04-2002 / 壬午年三月初九日

慧真人

慧真人
忽然一覺悟雲天。洞裡春秋意自綿。住處蓬萊風物緲。重來今日語諸賢。

久未下光矣。今日為老夫出關以來主持之典。老夫入關之後。雖云清心明念。養志守識。然閑座蒲團。未嘗不以了閒諸子為念也。今日再次下光。與戚真同為大師之助。主持了閒。又能常與諸子聚。此老夫所大慰者也。

承大師諭。每月第三次典期。由戚與慧主持。第二次典期。則由大師為之。其他典期。將由大師延請呂大真人濟顛禪師倆為主持也。至於其他仙佛。若肯惠然光降。則用戚與慧之典期可也。

本壇立教以來。一直以養性清心為主。所謂養性者。處濁世中。凡事能淡泊。志自清明。在世間。固然行世間。然若不停孜孜矻矻。逐逐營營。則悉足令身心兩受其害。人固不能無欲無求。然必須淡泊視之。如此方有益於心志也。至於清心。心者人之主也。世人若能心清理靖。動定寧正。不涉邪行。能如是則處天地間自然無愧。無愧則無懼。凡事順其自然。行事為人自得其樂矣。老夫入關之後。向壁靜修。所見所念者多。不能為子等一一道盡。他日如有機會。當為子等述其一二也。清霞汞贈諸子。

答客問

(伺子性振叩賜語)雲天數載念常懸。似水流年百感添。問道何曾知道在。且聽黃鳥說心絃。

(伺子性淑代校長叩賜語)春風化雨似雲泉。去去來來道志堅。立己立人傳至道。優才培育萬千千。

(伺子性淑叩問能否以「不執」、「當下」、「慈悲」、「利他」總結佛教義理)「不執」、「當下」、「慈悲」非順序而行。三者當歸於一。人處當下。首重不執。能不執。自然能捨。能捨即生慈悲。能慈悲自見佛本。是故四者如一。不能細意割分也。

(伺子性恩呈詩)人生隨處有青雲。去去來來悟此生。浩蕩天恩多蔭庇。何如一木自成林。

(伺子真穎叩問何以仙佛對叩問姻緣者多不欲作答)所謂姻緣石上証三生。凡成婚者。多有前緣。緣美者固可廝守終生。緣惡者每如曇花一現。然不論美惡。皆緣也。到了閒叩問者。所問多關乎事業或姻緣。事業之叩。老夫等固優為之答。至於姻緣之叩。其實本有前定。成敗得失。即老夫言之。有時亦不足改其本也。是故大師與老夫等。凡有問及姻緣者。作答時每感為難。即據實告以姻緣不合。然當事男女情在濃時。會信否。有時反在心理上留下陰影也。是故對此等叩問。老夫多以兩可答之。蓋有此問者。其時感情多在模稜兩可患得患失之間。即使老夫等亦不宜直陳也。

(伺子真穎叩問人為何有自殺之念。又自殺而死可否再世為人)凡輕生者。固然在一念之間。有時亦與個人生前性情有關。天地之大德曰生。其欲親手了結己之性命者。其悲亦大矣。所謂悲。乃自老夫角度視之。人生路上。苦楚定不可免。幾曾得見福慧雙修。兒孫孝順兩者俱全者哉。凡不能面對此苦而欲得一了結者。其死後心志當尚迷糊。一時不察。則入他道。此方為最可悲者也。

(善信外婆去世求庇佑)子每晚上香誦陀羅尼經三遍。迴向汝外婆可也。

(善信叩賜語)葉上擎珠露。花開錦繡清。春風拂過後。大地又光明。遠遠來鴻叫。默默宇辰精。且存天地愛。晚節定安馨。

(善信叩問如何阻止邪惡之事發生)佛有低眉菩薩。亦有怒目金剛。止邪之生。可以正道。亦可以剛道。佛主慈悲。此正道也。然若難止惡。則有時亦可以剛行。天地自然有其法則。人間亦自有其法度。只要心存正氣。無論用柔用剛。皆不妨也。

(伺子性志請安)數年不見。諸子等文字具見進步。可喜也。想此數年間。諸仙佛多有光降。諸子閒時亦有誦讀鸞章。潛移默化。自有進步也。

(伺子性偉請安)子尚記得老夫曾賜文質彬彬四字否?文章寫就。可以思其餘矣。

(善信請安並叩問近況)思之思之再思之。其思之上乎。思之上者。當已脫思考框框。一枝健筆。縱橫馳騁。從心所欲也。謹祝子書出有日矣。

(伺子清晶叩問慧真人出關是誰決定)修行路上。當然由己決定。修至何境。修至何層。惟自己知道也。婁師固在旁指點印証。然得失成敗。當由慧一己定之見之識之也。

(善信叩詩)千里江干是故居。鄉回有日意舒徐。他年再到鑪峰下。請上了閒樂唱隨。

儀。賜汝一詩。
數年思闊別。子夜已三更。還觀燭影動。禪坐念如丹。千秋誰問道。心寸起微瀾。蒼蒼雲影渺。白水出菡萏。仙露何曾潔。隨處有波潭。菩提垂首立。文殊智慧慚。

謹以此詩贈子。下星期為濟顛禪師。久未與諸子談天。今日實感高興也。日後如有機會再與諸子細論老夫入關情況也。再見。昇。

 

<< 回到目錄

 
了閒道社版權所有  保留一切權利